关于母亲的诗,诗歌中的母性光辉
关于母亲的诗
你有没有想过,母亲这个词汇,在诗歌的世界里,承载了多少深情与敬意?从古至今,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母亲的身影,用诗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。这些诗歌,如同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人们心中对母亲的美好回忆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关于母亲的诗,感受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。
母亲的春天

汪应博的《母亲的春天》中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的辛勤劳作。朝阳初醒,大地被涂得金黄,而母亲却比太阳还要勤快。她喂羊、烧炕、蒸馍,炉火在眼中撕扯,她把晨曦慢慢熬煮。春风南来,揉皱了平原野地的脸,母亲却顾不上看景,只想挖药拾柴。酸刺挂断她的银发,月光洒满窗户,猫儿在凳上睡去,而母亲的针线还醒着,把月光纳进鞋底。诗人说,梦里他见母亲在麦浪里招手,他箭一般朝她飞去,陪她去看春景。这首诗,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无私奉献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。
母亲的心脏

路也的《母亲的心脏》中,诗人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母亲的心脏。她说,母亲的心脏位于胸部上方偏左,即当年佩戴领袖像章的那个位置,那个最革命的位置,开始塌陷了。她的曾经被诗人吮吸过的左乳房的背面那片区域,那片最慈爱的区域,开始疼痛了。她无数次因诗人的胡闹而生气并且用力的那片面积,那片最喜欢说教的面积,开始衰败了。她的被诗人的远行而牢牢揪住的那个地方,那个仿佛被别针穿插的地方,开始退化了。诗人说,母亲那已跳动六十多年,其中已为诗人跳动了四十年的器官,此刻正因缺氧而悲伤。这首诗,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老去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敬意。
母亲

大解的《母亲》中,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形象。母亲站在菜畦里,扬起胳膊,摘下高处的豆角,又弯下腰,摘了一些低处的豆角,放进篮子里。随后,她坐在菜畦边的一个小木凳上,摘去豆角的筋脉。豆角很胖,里面的豆粒鼓胀胀的。老家的菜地都在院子里,灶膛里的火还未熄灭,母亲心里有数,一切都不用急。她摘完豆角,正要进屋的时候,诗人回来了,诗人几年才回一次老家。母亲看见诗人,一边喊,一边小跑迎接诗人,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去世了多年。这首诗,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勤劳与慈爱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。
母亲就是花折伞
程满仓的《致妈妈》中,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形象。他说,母亲就是花折伞,阳天阴天为你展。母亲就是受气筒,苦难怨气她担承。母亲心胸似海江,溪水洪水她都装。母亲恩德表不完,母亲精神要承传。母亲就是人中贤,贤妻良母好人缘。母亲就是人中杰,豪杰品格佩巾帼。母亲就是好楷模,模范典型向她学。赋词编腔表娘亲,致敬爱母感恩心。这首诗,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敬意。
母亲啊,你是我生命里的春天
王玉龙的《惊蛰.母亲》中,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母亲的身影。他说,母亲啊,你是我生命里的春天,即使你已离去,爱从未消融。在惊蛰的时节,他怀念着母亲。愿清风,捎去他的思念。脚下一簇黄黄的迎春花,开得寂静且茂盛。还有头顶传来的寒鸦呜鸣,她们都是母亲的信使,告诉他春天已来,万物复生。诗人说,他会在尘世间勇敢地继续前行,带着母亲的愛。这首诗,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。
关于母亲的诗,每一首都充满了深情与敬意。它们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。这些诗歌,如同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人们心中对母亲的美好回忆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诗歌,感受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。